教科研简讯第68期
发布时间:2019-05-31    浏览:804次

1

【教学简讯】

不忘初心,书画传递中国文明

心怀梦想,“三歌”歌颂伟大祖国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美育工作掠影

火红的五月,中国梦呼唤我们脚踏实地前行。激情的五月,神州大地荡漾着生命的追求与欢欣。2019年,是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也是我校建校四十周年,在这双喜重庆的美好时刻,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于5月15、16日隆重举行“初心与梦想”书画展和“我们都是追梦人,‘三歌’唱响祖国颂”艺术展演。唱响祖国的颂歌,礼赞美好的新时代!

2

新乡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建,副局长宋卫红,新乡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科科长李洪亮,市教育局思想道德科科长孙小丽,卫滨区文明办主任任金梅,创建科科长李红,市教育局思想道德科王莹莹、石磊、张霖、袁慧君老师,家长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莅临活动现场,与全校师生共享盛宴。

怀着初心与梦想,同学们妙手绘描,挥毫泼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砂纸画再现了经典诗词国画的意境,展示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祖国山河画卷;扬帆远航,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象征着全校师生团结一心,扬起“德行天下”的风帆,心怀初心与梦想,砥砺前行;中华少年,用书法作品抒发豪情,立志报国,为祖国华诞高唱颂歌。

国歌,是国家之象征,凝聚民族之精神,唱好国歌,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唱出力度,唱出团结之力,唱出响度,唱出肺腑之吼。到场的全体人员用自己响彻云霄的歌声,以自己朝气蓬勃的状态,齐唱国歌。致敬祖国,致敬我们伟大的母亲!

红歌,铿锵有力,催人振奋。演唱红歌、欣赏红歌的过程,就是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唤起红色记忆,加强初心使命的教育,净化灵魂,鼓舞我们砥砺前行的过程。红色旋律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强大的能量与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唱出新时代的感动,将红色经典文化继承、发扬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的旋律,是二十二中人献给祖国母亲的深情礼赞。时空虽遥遥相隔,隔不断我们对中国脊梁唱出心中的英雄赞歌,祖国不会忘记这些精忠报国的中华儿女。身为新一代龙的传人,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路上,歌唱祖国,祝福祖国。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那段红色的岁月和一个个红色的传奇,体会崇高的民族精神,培养坚定的爱国情操!

校歌,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宣言。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校歌《弘德之歌》融合历史文化,紧扣时代脉动,充分体现"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重要使命。歌词中包含着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充分展示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二十二中人的精神风貌。"弘德为己任,天下在我心"唱出了广大师生的铮铮誓言,唱出了大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爱校情怀。二十二中人决心高举"全国文明校园"的旗帜,在新时代追梦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爱我中华,祖国万岁!

忆往昔,栉风沐雨忧磨难。看今朝,沧海桑田喜变迁。为期两天的文化艺术展演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是许多精彩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动人歌曲依旧余音绕梁。每一幅作品,都孕育着灵气与活力,激发着灵性与智慧;每一个节目,都是那么地荡气回肠,震撼人心。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本次活动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结合“体艺强校”治校方略,融同学情,师生情,爱国情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全国文明校园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在为祖国母亲献上真挚祝福的同时,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不竭动力。

市二十二中全体师生愿亲爱的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中国复兴梦;愿美丽的校园蒸蒸日上,书写弘德新篇章。

弘德健儿驰骋赛场 体艺强校逐梦翱翔

——我校荣获2019年新乡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

初夏时节阳光灿烂,彩旗飘舞,新乡市2019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于5月14日在市一中本部隆重开幕。本届运动会共有市、县、区83个代表队近13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长郭晓华亲自带队,率领以平刘社教练为首的14名运动员,充分发扬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经过为期4天的激烈角逐,力挫群雄,以总分266分的绝对优势一举夺得新乡市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运动会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3

驰骋在赛场上,体会运动的快、高、强;用力量和意志去感悟竞技的玄、妙、趣。二十二中代表队共参加了包含男子100米、男子200米、女子1500米、女子3000米、女子跳远、女子三级跳、男子铅球、男子铁饼、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等30个项目的竞争。在28个单项比赛中荣获13枚金牌、11枚银牌、5枚铜牌,其中聂聚标、何炫烨、王紫晨3位队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为建校四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5月20日,学校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为参加本次运动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颁发嘉奖令和荣誉奖牌。号召全校师生以他们为榜样,秉承“同心同德”的学校精神,以德立校,体艺强校,提升核心素养,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运动会,既是对我校田径运动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我校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体艺强校”列入治校方略之一,旨在促进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树立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理念。运动植根在校园,每天的“阳光大课间跑操”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每学期的体育运动会和三大球联赛活动已成为师生翘首以盼的运动饕餮盛宴;每年各级各类的赛事已成为弘德人展现体育硕果的舞台。2018年学校荣获“新乡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组比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气排球中学生组男子冠军、女子季军;2018年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赛中学组男子冠军、女子季军;2018年新乡市中小学篮球赛初中组男子冠军、女子季军。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将继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实现“中国梦”和“体育强国梦”的践行者,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开辟学校运动多元发展道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意志,强健学生体魄。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体艺强校逐梦翱翔!

播春雨精准施策 补短板美育下乡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开展“美育下乡”春雨行动

美育教育是农村学校的短板。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美育师资,农村的孩子没有上过专业的美育课,而美育又是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为全面提升帮扶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5月17日下午,我校派出优秀的美育教育工作者,在李海蓉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展“美育下乡”专项春雨行动。我校音美教研组长张映老师和美术高级教师慕松青老师,给陈固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美术课,受到了陈固中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张映老师为低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手抄报的制作”的示范课,课堂上,张老师重点讲解了手抄报主题的选取,以及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的设计。热情洋溢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同学们,张老师还专门带去一些我校优秀的学生作品供陈固中学的孩子们欣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后,张老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现场设计一张手抄报,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孩子们认真创作,张老师悉心指导,相信“美”的种子会随着这节精彩的美术课,悄悄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4

慕松青老师为高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中国书法”示范课。课前,慕老师主动和同学们聊天,了解到陈固中学的学生们没有上过书法课,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慕老师鼓励孩子们,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上课伊始,慕老师首先对孩子们说:“中国汉字讲究间架结构,最讲究的是横平竖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最是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滋养。“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接着,慕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以及他们的书写特点,孩子们都被慕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侃侃而谈的讲课风格所征服,课堂上不时传来掌声和笑声。

“春雨行动”已成为我校的常态化工作之一,随着“春雨行动”的不断深入落实,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最有效的帮助是有针对性的帮助,加强沟通,“精准”帮扶,才能真正带给被帮扶学校“干货”,帮助被帮扶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我校“全国文明校园”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探秘甲骨文,品味文字之美 走近红旗渠,传承红色基因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七年级研学活动纪实

为了响应教育部和新乡市教育局关于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号召,2019年5月21日,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七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探秘甲骨文,品味文字之美;走近红旗渠,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5

5月21日早上6点,研学旅行开营仪式正式开始。李海蓉副校长强调了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意义和此次出行需要注意的事项。党总支书记赵振亚和副校长孟凡璐为本次研学活动开营仪式授营旗。年级主任赵方强带领同学们齐声宣誓:“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爱我家乡,从我做起!”
早上6点半,18辆大巴车迎着朝阳,在初夏的微风中驶离学校,踏上了本次研学之旅。上午8点半,首批同学到达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金碧辉煌,气度恢弘。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汉字的创制和应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可谓“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传说毕竟是传说,中国的文字起源于七八千年前的刻画符号,成熟于商代的甲骨文。据考证,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具备了现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深入探究研讨,找出其中的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假借等字形。

通过认真听讲,探究性学习,同学们收获颇丰,在研学日志中纷纷写到:“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告别了文字博物馆,两批同学先后来到了位于安阳林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景区。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县(林州当时叫林县)是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重灾区,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为了彻底改变林县人民因为缺水而造成的贫困,经多方协调,定下了引漳入林的大工程。

林县人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低、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生活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带头,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凭着自己的双手,一锤、一锨的苦干,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历时十年,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创造了奇迹。

同学们沿红旗渠渠岸徒步前行,通过脚步的丈量,体验太行回声,号角吹响,测量渠线、推独轮车等修渠场景,瞻仰老炮眼、团结洞、“劈开太行山”、青年洞等修渠遗迹,推演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劈山凿石,修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的艰辛与不易。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林州的发展历史,是同学们感悟红旗渠精神的一个窗口。通过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回顾当年的修渠历程。同学们走进那段难忘岁月,见证一段艰苦卓著,精神永存、战天斗地的历史。忆苦思甜,比对今昔,获得心灵震撼,激发豪迈情怀。

一天的行程在暮色中结束,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探秘甲骨文,品味文字之美,提升文化自信;走近红旗渠,继承红色基因,传承奉献精神。研学微信群中同学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红色先进典型、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热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要争做葆有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坚定笃行毅力、始终心无旁骛的二十二中好少年,游中学,行中思,学习,体验,成长,我们二十二中学子将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观摩深圳历史名师课堂,提升学科专业教学素养

——我校历史组与深圳市田东中学历史组联合教研

2019年5月29日下午文科组活动时间,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历史组通过异度云智慧校园直播系统,观摩了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历史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

这次活动在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友好学校深圳市田东中学的未来教室举行,参会的有深圳市盐田区的全体历史教师及高中青年教师。邀请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程科主任等多位专家名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说课展示、交流研讨。

6

通过这次交流研讨活动,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历史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收获颇多。组长董育红老师说:“一、通过观摩,学习了深圳学校教学的特点,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二、在线的相互学习有利于及时了解深圳教学的方向;三、数据传输效果非常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赵方强老师也给予高度评价:“线上学习,针对性强,有效便捷,足不出户,资源共享。观摩中开阔眼界,学习中了解差距。”

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道路上,两校会继续不遗余力的进行更多的探索与交流活动,使两校的教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优秀文章交流】

我的班会我的“田”

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赵方强

班会课,是咱们班主任的“责任田”,是德育的阵地和平台。是“田”,就要耕耘;是“责任”,就要担当。但扪心自问,实在汗颜,和一些班主任一样,一学期下来,我也没有开过几次像样的班会。“责任田”为何荒芜一片?是急功近利的心绪、得过且过的惰性,扰乱了心灵、遮蔽了方向。

2018年,班级文化早已上墙,已不再是我的“远方”。开发系列班会课,将文化从墙上移植于孩子们心上,落地生根、教化其心、开花结果、润泽其魂是我2019年,新的“远方”。

首先,力戒急功近利,切记“寒露种麦正适时”。教育青少年,如同抢种,季节性强,适时则丰、误时则歉。开班会,犹如播种子,也许不会当下萌发,但坚信随着时间推移,阳光、雨露、温度、湿度同时兼备时,定会麦浪青青、丰年可望。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该播种的季节里,将种子认真地种下去。哪怕我们对这片庄稼地的管理时间只是到来年的清明,我们根本收获不到麦子,但是,我们仍要挤出时间、供出人力、拿出物力,把麦子种好。心有全局,才有格局。挤掉班会课,多考几分又如何?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考上清华、北大又如何?没有格局就没有“远方”。所以,耕好我们的“责任田”,不问收获,心头自留麦香!

其次,力戒懒惰之心,牢记“人若勤时地不懒”。班会课,一没教材,二没教参,起于需要、重在挖掘、贵在设计、妙在生成,所以要求较高,需要我们勤于观察生活现象、善于提炼教育主题、巧于捕捉教育契机,精于教学设计。因为需要开发、整合、挖掘、设计,有难度和高度,故大家望而止步。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则荒。难怪,书吧前的墙壁上明明赫然写着斗大的“静”字,学生却仍然嬉戏打闹、狂追猛跑、吆五喝六、肆意喧嚣。

为何墙上的口号那么丰满,眼下的现实却如此骨感?文化上墙易,上心难啊!我们声嘶力竭地训斥,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治标不治本而已。学生对书的敬畏之心、对静的深度理解,不是我们用厉声斥责的方式、用碎片零散的时间所能解决的。我们若能够克服惰性,开发好班会课,借助于班会课,一会一主题、一题一感悟,使学生的认知被激发、学生的觉悟被“唤醒”,则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而功倍!

2019,结合班级文化,联系学生生活,找准着眼点、切入点、激励点、升华点,开发出系列主题班会课,经营好属于咱班主任的“一亩三分地”,是我前往的“远方”。

 原载:《教育时报·新年特刊》

那一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

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赵方强

我曾在7年前带过一个把全年级后进生都集中起来的所谓的“励志班”——九(8)班。

开学那一天,全年级十几个班的“精英”一下涌进了8班,本来我打算举行一个开班仪式,让他们做一下自我介绍。谁知我多虑了,他们之间早就相互熟识:彼此一见面,就有骂的、闹的,很快就玩在一起。成绩均在千名后,“相互欣赏”乐悠悠!

第一周终于艰难地熬完了,我却像度过了两年。我几乎是严防死守、寸步不离,每节课后,我都要及时地总结,每天我都要对这一天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第一周总结:班容一片狼藉,桌椅板凳伤残;上课任凭老师喊破嗓,下面乱成一片。

紧张而繁忙的两个月过去了,我的管班效果并不显著。我经过潜心观察、仔细把脉发现:他们的心灵沉睡了,甚至对自己的前途死心了,他们会整天在无所事事中虚度着光阴、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时日。

严防死守,只能治乱,不能治心,这绝对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问题是怎样促其“觉醒”呢?我思索着、尝试着、摸索着……

“老师,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兵变的地方在俺老家封丘陈桥镇。”“吴起在俺们老家延津县屯过兵。”“岳飞收复新乡时在孟营扎过营。”……各小组的学生一个个激情澎湃,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收集到的乡土文史资料。也许大家很难相信,市级赛课,我用的正是8班的学生。虽然早已严重超时,犯了赛课大忌,但我看到他们的热情和踊跃,的确不忍打断。

贵在参与,还是让他们一吐为快吧。我知道,作为历史老师,我讲的根本就不叫历史课,只是想带着孩子们将两个多月来收集到的乡土史料汇报一下,能应付过去就行了。赛课结束了,教科所的老师高度赞扬了这节课。我获得了本次赛课活动一等奖的第一名,孩子们沸腾了。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用音乐改变了孩子们,我能不能借助学科优势来走进他们的心灵呢?我索性带着这些早已圈不住的孩子们走出校外,去做社会调查,去触摸生活中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实践课、研学等这些词汇,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与学生约法三章,只要表现得让我满意,我就会带他们远足一次。

广阔天地里,我发现他们反倒收敛了许多。我们曾带着感恩之心到过新乡市的卫河,了解与它有关的历史故事;我们曾到过日军占领新乡时在唐庄、金家营等地留下的“飞机窝”,并通过走访村中老人,了解到日军侵占新乡时犯下的种种罪行;我们到过新乡市人民公园西北角的新乡旧城墙遗址,了解了新乡从新中乡到新乐城,再到新乡的变迁史……

寒假作业,只是一张手抄报,搜集本人姓氏的起源、同姓族人中的历史名人、祖籍所在县的历史名人、家乡的重大历史事件、家乡现存的历史古迹等信息。后来我发现,是参与和触摸历史的切身体验,唤醒了他们对乡土的亲切感、归宿感、自豪感、眷恋感、认同感、共鸣感……

他们的活力被激活了。8班,原来可以这样带。

“他非演讲家,却有精彩绝伦的口才,课堂上能吸引所有学生的目光;他非医者,却能医治教育中疑难杂症,让学子认清前进的方向。放飞梦想的路上,雷厉风行,是他工作的特点;忘我付出,是他信守的教育诺言。”这是2012年,我被学校评为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辞。

2012年6月,8班顺利毕业了,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8班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我也因此被学校评为特殊功勋班主任和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我一直觉得,这一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

随后,我将8班同学所搜集到的关于新乡市的几个区、县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汇集成册,我和8班同学将一本一本的作品编了出来。其中,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星灿牧野耀中原》,获得了2015年校本课程省级优秀成果奖。在带领8班探究新乡市人民公园现存古城墙遗址的基础上,经过带领下一届学生进一步探究,在2015年完成了《对新乡现存古城墙的研究》这一课题,并获得了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后来,我对8班同学搜集到民间故事《洪洞移民的传说》进行探究提炼,所作《大槐树下移民来》获2015年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我并不想标榜自己什么,只是想表达感恩之情——那一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我也感谢学校,给了我自主安排8班许多活动的支持。因为收获满满,所以精彩。

带着8班,进行校外活动,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后来,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有限的课堂学习拓展到广阔的生活之中,将有限的课堂思考延伸到无限的课堂之外,让学生在实践之时开阔视野、在调查之时认识社会、在探索之时启迪心智、在总结之时生成顿悟,老师耕耘于课堂之中,学生收获于课堂之外。寒假我让学生办手抄报搜集乡土史料也成了一种常态。我的许多奖项,都与我带8班有关,我的班主任经历,因带8班而精彩。

在班主任工作中,特别是经过接管8班这一年,我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也明白了,教学不在灌输,而在于点燃热情;教育不在强制,而在于用匠心“唤醒”心灵,当我们将孩子的内心世界激活、“唤醒”时,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原载:《教育时报·班主任》

(本期主编:王倩 孙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