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讯】
不忘初心,做真正的好老师
——我校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励志电影
“普通的老师是教书,优秀的老师是教做人,而伟大的老师是让学生明白教育的真谛”。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校教师利用周三、周四下午的文理科活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观看了两部教育电影。
3月6日,文科组老师们观看的是印度教育电影《嗝嗝老师》,柰娜老师一路坎坷,但为了成就自己心中的为师梦想,她坚毅执着,充满爱心,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3月7日,理科组老师们观看的是印度教育电影《摔跤吧,爸爸》,一位曾是印度摔跤冠军的父亲克服着种种困难和嘲讽,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摔跤手,并为印度夺得了第一块摔跤国际金牌。这次观影活动让每位老师都深有感触,大家纷纷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每位老师都亲笔手写了所看电影的观后感。有不少老师回家后把两部电影都又认真观看了一遍,还有一些班主任组织或推荐给学生观看了这两部电影,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乏轻松同时又很有教育意义的教研活动,寓教于乐,感慨颇多。
名师引领促发展 追求卓越共成长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成功举办第六届“名师讲堂”
3月12日,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教育发展联盟第六届“名师讲堂”在向善楼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由市二十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原雅丽老师主讲,主题为“向着更远的那方……——关于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思考”。二十二中全体教职工和二十二中教育发展联盟——市十六中、市十三中和二十二中开达校区的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原老师提出了五个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词,即信仰、能力、视野、兴趣、方向。围绕关键词“信仰”,原老师以电影《嗝嗝老师》中的女主人公奈娜老师为例,提出幸福来源于信仰。信仰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教师更应是一种精神符号。
原老师又以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为例,指出一位好教师可以成就一名好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应做到登高“致远”,厚积“致远”,宁静“致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原老师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22年班主任生涯的心得与体会,强调要快乐工作,提升职业幸福感。
在讲座的最后,原老师引用海子的诗作为结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只求潜心钻研。默默耕耘,快乐面对,广泛阅读,静心思考,有效反思,总结提炼,做一名充满幸福感的教师!
市二十二中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使培训更贴近一线、更接地气。据悉,市二十二中将开展“名师讲堂”系列活动,在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德育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培训。相信通过系列培训活动,市二十二中发展联盟的师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更上一个台阶。
春雨行动暖师生 送课到校显真情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春雨行动小分队开展活动
为加强校际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月13日,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春雨行动小分队再次来到封丘县陈固镇初中开展“春雨行动”,将中招实验加试应试技能、操作细则等送到该校。
为了帮助学生在中考中拿下实验考试这块“高地”,来自市二十二中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的名师为广大学生精心准备了实验加试指导分析讲座。四位名师带领着学生们熟悉了实验考试的整个流程和每个环节所要注意的事项,指出了一些重点实验的操作事项和易错点,并给学生们进行一些重点实验的正确示范操作,并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现场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和失分之处。
据了解,在近一年的春雨行动中,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结对帮扶,市二十二中不仅为被帮扶学校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解决了被帮扶学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升了被帮扶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也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偏远地区乡村的孩子。
强基固本提素质 以考促学强师能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发展联盟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纪实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3月23日上午,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发展联盟(市二十二中、市十三中、市十六中、二十二中开达校区)举办了2019年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育理论知识测试,四个校区12个学科共134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市二十二中校长郭晓华、副校长李海蓉、市十六中副校长李鹏、市十三中副校长牛光玉到场巡视。
本次大赛聚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必备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学校提前印发了学习材料,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备赛。
3月23日上午9时整,考试准时开始。参赛教师准备充分,答题认真、细致。习惯了讲台的老师们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仿佛又回到了读书时紧张的考试氛围中。
上午11时整,考试准时结束,参赛老师们意犹未尽,聚在一起讨论试题,交流收获。工作人员迅速密封装订卷子,为下午评卷做好准备。
下午3时许,各学科抽调学科骨干参与阅卷。阅卷之前,他们认真研究答案,分析得分点,权衡斟酌,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为考卷判分。
通过此次比赛,涌现出了一批基本功扎实,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青年教师。
本次比赛为教育发展联盟各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教学理论水平、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大大激发了青年教师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热情。参赛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比赛的切磋,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也找到了差距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着力强基固本、深耕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高度重视多元合作办学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发展联盟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学生。
【优秀文章交流】
好的教育是唤醒
——《嗝嗝老师》观后感
初三语文组 谷苏乡
她患有图雷特综合症,
她5年内被多所学校拒绝了18次,
她被分到最差的9F班,
她被学生各种捉弄,被编成歌曲取笑,被损坏的椅子摔倒,被印上宣传页相亲,被粉笔爆炸惊吓……
面对这些,她为什么还要坚持做老师,她能否改变那些孩子,她将何去何从,那些被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又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电影《嗝嗝老师》中的女主人公奈娜从小患有图雷特(Tourette)综合症。我也是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名字,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病症:“患者会有频繁的运动性抽动和声带抽动。图雷特综合征的抽动比眨眼动作更为复杂。患图雷特综合征的儿童可重复地将头部由一侧转向另一侧、频率眨眼、张口及伸长颈部。更为复杂的动作包括捶打、踢腿、喉鸣、喷鼻及哼鸣声。可出现猥亵行为或言语,一般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病人可能重复刚听见的词句(模仿语言)。有的病人能暂时抑制某些抽动,但感到有一定困难。另一些人则难以控制其抽动。在情绪激动时,抽动会更频繁和明显。”
了解了这些,我的眼前闪出了一些孩子的身影,他们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这是不是也是图雷特综合症,而我们却并不知道,往往因为他们的异样而将他们定性为故意的顽劣,各种批评教育见效甚微,也许因为不了解这种疾病而没有正确解决。这样的病人常常受到歧视,受人取笑,甚至受到孤立。他们自己也非常痛苦,影片中年幼的奈娜也因为这种疾病而在学校和家庭中都留下了无数的眼泪。
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下,小奈娜的世界毫无色彩,然而学校的老师唤醒了她内心的希望,“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如果他更优秀,那他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有些老师也会激励着我们。”这段内心独白,让人看到了老师的力量。奈娜的心被唤醒了,她坚强,她善良,她满面阳光、开朗大方地面对着各个学校的面试;她认真执著、毫不退缩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虽然生活对她并不友好,求职路上一次次的拒绝,并没有让她垂头丧气,她想成为一名老师,也想让自己成为唤醒学生的美好灵魂。这种坚持不懈也让她拥有了登上讲台的机会。
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还是残酷的。糟糕的学生们,冷酷的同事们,没人看好她,也没人看好那些孩子们。
“我来这儿不是为了放弃。”奈娜告诉自己和孩子们。她理解9F班的学生们,面对他们的恶作剧,她没有雷霆大怒,她的包容和坚持让孩子们自动认输,打心底里佩服。
奈娜说:“你的生活停留在写满你的恐惧的这一页,但如果能忍受它们,这些现实,会为你的飞翔助力。”
特殊的病症给她带来了很多问题,但强大的内心使奈娜直面自己的缺陷。她因材施教,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让顽皮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使他们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功感,体验到从未有过的被重视、被关爱,他们的内心在一次一次的被温暖,一次一次的被唤醒,他们开始思考,开始改变。
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好的教育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更是“唤醒”孩子内心对自我的认可,“唤醒”孩子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种“唤醒”也会成为一种可贵的精神传递,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不断延续。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背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也是独一无二的,老师给予他们的教育也将在他们的生命中书写独一无二的篇章。陪伴、理解、包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唤醒孩子的心灵。请坚信,教育的效果也许不是立竿见影,但一定能让孩子有所触动和改变。
——《嗝嗝老师》观后感
历史组 吕晓林
《嗝嗝老师》不是一部悲情的电影,甚至可是说是一部轻松喜剧。但能再次拉低泪点,感慨万千。
电影中的女主角奈娜,患有图雷特综合症,越是紧张、激动,就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她无法控制自己。越想控制自己,反而会带来更频繁、激烈的反应。自童年起,被嘲笑,被老师训斥,甚至被父亲嫌弃……经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她被指派的学生确实在全校最顽劣的学生。
或许老师奈娜的经历,使得她没有放弃这些学生,她和9F班的学生都是天生被有色眼光看待的弱势群体,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互相取暖,照亮彼此人生的轨迹。奈娜老师把课堂搬到操场,把家长会变成家访……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进行鼓励,直到他们成为优秀的积极的学生。
看到这些,除感慨教育的责任重大以外,更触动我的是“感同身受”的教育十分重要。
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发现,被了解,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给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我们总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总要求她们完成我们的计划。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照着老师的轨道走。叛逆的学生会更加叛逆,更加不听话。为什么?是这个学生真的一无所长吗?是这个学生天生叛逆?或许,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多,并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我们只会从成人的角度给孩子指导,总以“过来人”的身份提点学生,可往往学生并不听我们的。要真正的教育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他们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同身受”是费时费力的,但效果却也是显著的。电影中的奈娜老师对9F班遭遇歧视、遭遇排斥的境地感同身受,她更能理解这些学生,进而能够做到无论面临任何困境,都能做到不放弃,避免让这些学生走向“深渊”。
我们并不能像奈娜那样,经历每个学生的历程,或许有些学生经历了我们从来没经历的一些。但我们尽可能的做到“感同身受”,理解每个孩子,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真的比我们高高在上的给他们提建议效果要好的多。
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需要我们“感同身受”。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生物组 王玮
今天又重温了一遍《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讲述了曾经的摔跤冠军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的故事。电影很感人,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关于亲情。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我们是否也像电影里的吉塔一样,在青春年少时曾经和家人作对,听不进去劝解的话?有些事情,时间会告诉我们,父母的做法都是为了孩子好。而我们总是在利用他们对我们的宠爱,一次次地让他们伤心。为了我们,父母付出了很多,而作为子女的我们究竟又为父母做出了什么?
关于教育。教育一定要切合实际。当你考虑孩子学习什么,上什么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他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什么方面能取得成功。片中的父亲就是从一个打败男孩儿的细节发现了这个问题,而后加以培养。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给予刻苦训练,并在实战中给予辅导、教育,从而让他的女儿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冠军。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梦想。你只需要去做就好,不要在乎别人任何的眼光。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梦想的题材。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训练两个女儿成为摔跤手。在他们生活的小镇上,从来没有女的摔跤手,她们一路成长,受到了很多的嘲讽和讥笑。但是,她们坚持下来了,当她们一次一次地拿到奖牌,得到荣誉的时候,所有人开始为她们感到自豪。没有人对你的梦想有资格指指点点,更没有人需要受到别人的嘲讽。我们努力,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有梦想就好,万一实现了呢?
一部电影在带给观众视觉效果的时候,能让人深思、反省,从而有所启发,这便是一部好的电影。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负自己,不负家人,保持初心,努力前行,不要轻言放弃,正如同我们所面对的这群孩子,他们也是他们父母的骄傲。
(本期主编:王倩 孙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