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阅读
发布时间:2018-04-11    浏览:744次

机会在哪里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常受国王的呵斥与厌恶。乙大臣起初甚为不解,于是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每当国王咳嗽吐痰后,甲大臣立刻用脚将痰擦拭干净,所以甚得国王欢心。乙大臣也想如法炮制,但是每次总被甲大臣抢先一步,始终找不到机会。后来他想到一个可以捷足先登的办法,以为必然可以抢到先机。有一天,国王又在咳嗽,想要吐痰,乙大臣见机不可失,赶紧对准国王的嘴边踢去,以便抢在甲大臣之前擦到痰,哪知竟然将国王的牙齿给踢掉了。

乙大臣愚蠢地以为,只要痰不落地,他就可以抢先甲大臣一步拭到痰。弄巧成拙,这是乙大臣不懂得如何掌握机会,甚至他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机会。其实,想赢得国王的欢心,不一定只在擦痰这件事上。机会在哪里?机会就在每个人的手中,在眼前,在脚下。机会不是找来的;只要种子播下去了,还怕不会开花结果吗?

人都希望遇到好机会,好机会常被比喻为千载难逢,不是很容易遇到。那么,机会在哪里呢?

一、机会在信心里。机会不是靠别人给予,也不会有上天赐予,机会还是要靠自己创造。你有信心,才有机会。你对航空、航海有兴趣,有信心,航空、航海的因缘就会向你招手;你对留学、移民有信心,留学、移民的门路就会为你开启。你要拜师学艺,寻找知识,你有信心,虚心请教,知识就会微笑欢迎你;你要学文习武,学习各种技术,只要你对其抱有信心,百行千业都将给你机会,也会成为你的好缘、助缘。

二、机会在能力里。机会属于有能力的人所有。你想有机会,先要把自己的能力充实好。你会唱歌,就有唱歌的机会;你会绘画,就有绘画的机会;你会园艺,在园艺的行列里就有你的一份。经理会计、公文起草……你有这些能力吗?你若有能力,可能不必你去找机会,机会自然会来找你。也许你慨叹自己没有大才,不能大用,那么你会扫地吗?清洁队里欢迎扫地的人。你会守门吗?很多大楼的守卫处会看重你。在这个社会,机会都是给有用、有专长的人。只要你有能力,到处都是机会。

三、机会在理想里。机会并非都操控在别人手中,只要自己有理想也可以建立机会。你理想中有人,人就要你;你理想中有事,事就要你;你理想中有慈悲、道德,慈悲、道德的行业里就会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个标准的警员,社会会需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个会计,金融商号就会给你机会。建立理想中的目标,不计大事小事,只想贡献社会,机会多的是。假如你没有服务的理想,只想人家给你,完全没有想到给人,那么机会见到你也会自动后退。

四、有时候机会不来找你,你可以主动出击。没有机会,先给人家试用,试用也是机会;没有机会,先屈就劳力的工作,劳力里也有机会;没有机会,主动服务,加入义工行列,机会就在义工服务里。凡事有因才会——机会在哪里有果,所以不要一开始就想品尝果实的甜美,先要栽种,才有果实可吃。

机会不一定要求之于人,先求自己吧!

 

初三学生心理减压六种***实用的方法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中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高中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中考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考生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长期的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考生与家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另外,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

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六、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破窗”的细节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放在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段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碎,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走了。

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还有一个被称为校园里的“破窗现象”:班里新来了一个留级生,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开始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及时修好***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将“破窗理论”中的玻璃换***,它变成了另一种说法,也是我对“破窗理论”的触动: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取决于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

随地吐痰,暗示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修养;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暗示一个人喜欢表现自己;

穿什么样的袜子,暗示一个人的品位;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暗示他是一个不可信任者;

对任何事都怀疑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任何事都不满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者;

不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即细节构成,将细节尽量做到***,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


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模式:ABCDE

ABC人格理论是艾里斯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精华所在,它不但说明了人类情绪困扰产生的原因,也阐释了消除情绪及行为困扰的心理治疗之道。如果我们能够透彻地理解这种理论,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这种理论,那么我们很难陷入自己设置的情绪陷阱之中。

  何为ABC?其实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A:activating 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 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A.但是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合理情绪疗法是艾里斯通过切身体验感悟和总结出来、用于帮助自己同时帮助他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这种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培养更实际的生活哲学,减少自己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减轻因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別人的倾向(消极目标),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未来的困难(积极目标)。

  其操作模式如下:

  (1)找出使自己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A),例如当众讲话、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2)分析挖掘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紧张情绪(C)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异常的紧张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

  (3)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动摇并***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

  (4)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异常的紧张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异常的紧张情绪的困扰(E)。


原谅自己,别和自己过不去

关于原谅,不管是原谅别人还是原谅自己都是十分困难的。但相对而言,我们都比较容易原谅别人,即使再怎么厌恶、憎恨某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还是会原谅。不过,原谅自己似乎更难了一些。有的人一辈子,至死都不能原谅自己!

不能原谅自己就如一个沉重的心灵包袱压在自己的心头和思想之上。这种感觉如坐针毡,让人难以安寝。当然这种感受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不过只是一瞬间或一段时间,并没有长期保持下去,那是因为之后我们自己释然了,原谅了自己。

原谅自己,说出来很有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抑或自我找借口的嫌疑。不过,人真的需要原谅自己,因为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社会里生存真的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特的,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我们都会感受到自卑、恐惧、怯弱、羞耻,我们会犯错,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我常常有这样一个感觉,我不怕身体受伤,却很害怕心里受伤。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不能或不肯原谅别人,其实真正的是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原谅自己,原谅那个不***,并不***的自己。

我们生来本就不***,请原谅自己,别和自己过不去。

很久之前看过一部经典的电影《心灵捕手》,这部电影一直成为我探索自我心灵的激励剂。电影里的主人翁是一个天才少年,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做校工,但天资***的他自学成才,不仅懂得很多学科的知识而且在数学方面更是奇才,竟然两次解答了麻省理工学院***厉害的数学教授出的两道题。当教授得知他后想培养他却被拒绝,内心很是叛逆。他没有去上学而是跟一群工人在工地上干活,后来那个数学教授找来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尚恩帮助威尔,但是在尚恩之前有好几个心理咨询师都不能触碰到威尔的内心反而被威尔捉弄一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做到让威尔原谅他自己!当然,尚恩一开始也遇到之前咨询师同样的遭遇,但是他***后和威尔坦诚相对,***后他对威尔说:“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威尔开始哭泣,那一瞬间眼泪哗啦地流下来,多年以来内心的伤痛被人理解,那一刻尚恩抱住威尔,继续重复着“这不是你的错!”。***后,威尔辞别了朋友,微笑地离开了麻省理工去找自己的女友。他获得了别人的理解,***重要的是自己原谅了自己,原谅了自己在幼小年纪,力量薄弱时不能保护自己成长的心理魔障,重新获得了自我和爱情。

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和威尔又是何其的相似。比如自卑,每个人都会有一颗自卑的心,或是在这,或是在那。有比较就会有失落。我们躲不了人性的弱点,我们总是爱听好的,总是喜欢别人点赞,对于别人的指责、批评,我们总是感到被侮辱,被看不起,心里便慢慢灰暗了下来。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我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生离死别,我们都无法选择。走在大街上,你看到比自己衣着鲜丽的人,看到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你或许就会在想自己为什么这般光景,这样不入流,这样的怂!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诟病,有的人懒惰;有的人散漫;有的小肚鸡肠……但这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我们都是不***的,就像有的人心地善良,但嘴巴似乎太“贱”。如果因为这样而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理想,请不要责备自己,这不是你的错。这跟你的性格和成长有关,那是你的特点——说直话。

原谅自己就像一件未完成的事件,而这个事件会对你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不要计较。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改变,我们都像童年时期的威尔,没有力量去对抗养父的家暴,无法改变那个家庭和成长环境。这不是威尔的错,但他却自责,为什么自己当时那么弱小,不能保护母亲和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一直到自己长大,成为了心灵的污垢。所以,很多无法改变的事情,请不要纠结,不要自责,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比如性格,难以改变,只有好好接受并发展其他的优点;比如爱情,两个人是讲究感觉的,如果那种感觉没了,分手了,请不要过多责备自己,不要将分手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你没有错!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原谅自己时该有的!在我们人性没有偏离,在我们继续做一个想生活,热爱美好,灵魂有光的人时候,我们是没有错的!原谅自己吧!原谅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事情!你的自卑不该成为你暗淡生活的延续;你的怯弱不代表无能的名词;你的恐惧不足以证明你的勇气……来吧,原谅自己,找回那个躲在灰暗小角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