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深耕常态提质量——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祖臣指导“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99次

image

常态课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为进一步探索常态课的教学优化路径,10月15日上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祖臣同志率队,组织市二十二中、市十三中、市十中等三所学校的书记、校长、业务副校长、教研主任及备课组长20余人,深入市十六中开展校际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活动聚焦八年级语文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以“同课异构”形式呈现教学展示课。课后全体人员围绕课程目标达成、古文赏析与阅读指导、黑白板设计优化、分组讨论与生生互动效果等方面开展评课交流,为各校今后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前进方向。

image

活动中,市十六中张雪琪老师与市二十二中屈诗涵老师围绕《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经典古文,分别进行了教学展示,呈现出风格鲜明、各具匠心的精彩课堂。

image

张雪琪老师以“制作朗读视频”为核心任务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学习朗诵技巧,选取配乐素材。整堂课环节紧凑、节奏舒缓,过程流畅自然,体现了以任务驱动学习的教学理念。

image

屈诗涵老师则从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境出发,通过绘制“精神卡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苏轼的旷达心境与乐观精神。课堂在衔接中考要点的同时,注重探究文中“反常”之处所蕴含的深挚情感,并借助多元评价方式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与文化内涵。

image

在随后的座谈研讨中,新乡市第二十二中赵群书记、第十六中学徐华书记、第十中学席晋书记、第十三中学张彦仓校长及各校教务主任分别从教学目标、课堂评价、板书设计等维度出发,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精准剖析与深度点评。随后,四校领导依次发言,系统梳理了本校“同课异构”集体教研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就“上好每一节常态课”的校本路径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image

image

曹局长给予了本次活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围绕课堂提质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强化管理层示范引领。授课状态是教师教学与学校教研水平的直观体现,既反映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更代表学校“同课异构”教研的整体水准。教师备课与领导备会本质相通,管理层要“以上率下”,充分彰显教育家精神。

二是优化班级管理效能。当前部分课堂存在氛围不够活跃、生生互动“该动未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的现象,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让课堂互动真正“活”起来。

三是提升课堂“入境”质量。“学生信其师,方会听其言”,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与节奏,通过引人入胜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如同“饮盐水”,绝非“喂水”或“食盐”的简单叠加,而是让碎片化内容如盐溶于水般深度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语文课讲解要聚焦知识点、做到“长文短讲”,同时用好现代白板工具,并以清晰的板书设计引领课堂方向。

四是规范课堂小蜜蜂使用。课堂的亲切感要依托教师的自然表达,课堂上小蜜蜂要合理运用,避免过度依赖,教师更应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身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传递情感。

五是重视课堂生成价值。知识点讲解不能停留在重复阅读层面,而是要关注课堂纠错环节,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时,要及时引导、精准讲解,真正实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突破,打造有生成、有深度的高效课堂。

曹局长强调:推动工作落地,核心在于“认真”二字。同课异构活动要以“力度”破题,抓细抓实教研环节;以“温度”暖心,关心教师成长需求;以“高度”领航,锚定育人目标方向,三维聚力才能提质增效。

本次活动深耕常态课堂,直指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与需求,为校际交流注入了新活力,为教师更新理念、精进技艺提供了扎实平台。它所构建的“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良性生态,为深化课堂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深化研究,在“同课异构”创新实践上持续用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路径,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