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十”至名归--我校10个学科的53位老师在2024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比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1-02    浏览:294次

image

耕耘结硕果,奋楫再扬帆。在2024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比中,我校10个学科的53位老师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佳绩。其中,语文、数学、地理作业设计案例荣获一等奖,道法、历史、生物、物理、体育、信息科技作业设计案例荣获二等奖,化学作业设计案例荣获三等奖。

image

image


image


统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业设计: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凡人小事”,根据对单元内容的整合,我们将单元核心概念提炼为“平凡的人生,温暖的光芒”。作业设计注重生活情境的设置,关注学生不同学情,分“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imageimage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作业设计:该章节作业在设计时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紧扣教材内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作业难度适中。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内容,作业要求明确,表述规范。在设计时,严控作业总量,统筹安排作业目标与学习目标。争取落实学科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细化至所在课时,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image

image

《天气与气候》:以“探索家乡气候 ‘豫’见美好未来”为总情境,以“认识家乡天气,‘豫’见蓝色天空”、“分析家乡气温降水,解密水热变化规律”、“探索家乡气候,‘豫’见绿色生活”为情境贯穿三部分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流程设计让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对设计家乡天气与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影响的基础类、拓展类单元作业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及完成。

image


image

《凝聚价值追求》:一是进行大单元构架,重组道法课程体系;二是通过多种作业形式,丰富教材知识、拓展生活情境,提升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将道法课程与历史学科、语文学科、地理学科等学科资源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image

image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设计分层模式:夯实基础—掌握历史史实;合作探究—提升思维能力;创新实践—增强探索兴趣。三个环节,体现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学习的要求。

imageimage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生物组教师为落实“双减”政策,激发学生兴趣,以《微生物探秘:从发现到利用的奇妙旅程》为主线,设计“探微之旅”、“创微工坊”、“养微乐园”、“用微智汇”等四大实践作业,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锻炼多种能力,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

imageimage

《电功率》:本单元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作业的练习和反馈功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掌握了物理观念、发展了科学思维、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与责任。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整合性。

imageimage


《“四有”课堂背景下田径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有效作业设计》:本作业设计结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22版)》当中关于水平四中田径项目的总体要求和各项目具体要求,以及体育课堂当中对体能、技能、竞赛和运动兴趣激发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大单元、周期性作业为主,同时考虑家庭环境和场地现实情况,分别从田径单元练习中的跑、跳、投掷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不仅有运动技能类的作业,也有体育与健康知识类的作业。其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育运动机会,保障学生健康、提升体质及技能。


imageimage

《“传统节日我传承”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创作》:通过Powerpoint、剪映、Photoshop 以及美图秀秀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传统文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展示。

imageimage

《物质构成的奥秘》:本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真实体验及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质、用品等进行手工制作,利用实验直观感受微粒的性质,把难以理解和想象的物质的微观问题宏观化,把隐形问题显性化。通过思考、动手制作、设计实验、观察、想象等环节对微观问题有直观的感受,加深对微粒的认识,建构物质的构成、变化的微粒模型认知,从而更好理解物质构成与变化的本质。把对知识的理解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宏—微—符”三重表征相统一来认识物质世界。

image

深耕细作勤思考,厚积薄发显素养。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扎实推进“四研促教”,研发作业是每周常规教研活动的必要环节之一。教研组以新课标为导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减”而不“简”,“新”而有“心”。成绩的取得既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与心血,也是学校落实“双减”,全面提质增效的有力见证。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获奖者为榜样,在作业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