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1.一般资料
XX,女,15岁,初三年级学生,独生女。身高160厘米左右,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父亲在某机关工作,母亲在她所就读的学校教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父母对她的要求很严,期望值很高。
心理测验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2.2分,焦虑因子2.3分,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属正常。考试焦虑自评量表(TAT):得分55,属于中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焦虑、 紧张、头痛、出虚汗、不安一个月。有睡眠障碍,无食欲,对考试过分担心,注意力不集中。
求助者陈述:我的爸爸是公务员,平时工作忙,很少与我沟通。妈妈是我们学校老师,上进心强,她所带的班成绩每次都很好。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我也很听话。小学成绩优异,跟随妈妈上了重点初中。学校老师都认得我,我觉得我如果学习不好会让妈妈很丢脸。妈妈也常在我耳旁唠叨:XX老师的小孩考上重点大学了或XX老师的小孩考上市一中了。我压力一直都很大,学习也很努力。初一初二成绩很好,老师和家长都对我抱有很大期望,希望我能考上重点高中,为学校争光。可是,一个月前,随着中考的临近,总是感觉特别紧张。尤其在学校考试前一天,总是坐立不安,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两只手全是汗,心里担心第二天的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不能正常发挥。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却总是心神不定。有时***自己镇静下来,做深呼吸放松一下,也可以答题,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考试后,自己调节一下,也慢慢可以放松。现在要参加中考了,害怕自己这样下去,到中考时发挥不好。到医院去做了检查都是正常的。我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3.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的初步印象:求助者语调柔和,语速缓慢,语言表达思路比较清晰,反复提到“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呀”,“我妈妈说考不上会让她很丢人”。放在两膝之间的手不停的搓来搓去,眉头紧锁,表现出心事重重的样子。
教师反映:学习成绩一向很***,一直也很努力。近一个月来,考试次数增多,考试成绩不断下滑。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很少跟同学们交流。考试时表现异常烦躁,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多余动作增加。
父母反映:女儿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听话,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很好,受大家赞赏。***近回家后,脾气特别大,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近每当考试前,总说自己紧张,心跳很快、头晕,手心也出汗。
二、分析与思考
(一)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该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为:
1.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焦虑痛苦;
2.身体状态:根据***近一次的体检报告显示无躯体异常情况,缺乏器质性病变依据;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学习效率下降。与同学交往减少,与父母缺少沟通。
4.心理状态评估: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二)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无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问题的情况。
2.引发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
A.不合理信念——
我必须考好,这样妈妈在学校才会有面子。
我必须每次都考好,这样中考才能考好,才能考上一中。
只有考上了一中才能考上个重点大学,才能为学校争光。
B.对现实问题的误解和错误评价
我若考不了好成绩,父母会没面子,会怨恨我,老师同学会瞧不起我!
C.期望水平:求助者的父母对她的期望水平很高,她也接受这种期望,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动机过强。中考临近,考试次数增多,因过分担心每一次考试,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导致学习效率差,失眠,更加紧张、焦虑.....于是就陷入到恶性循环中了。
(三)社会性原因
A.生活事件——中考前考试频繁
B.生活环境——父母老师过高的期望。要求过于严格。
三、咨询师建议
(一)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考临近,压力过大,过分担心成绩,继而出现紧张、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引起该求助者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界的一系列压力(包括父母的某些言行)和过分强烈的自我期望以及对考试的错误看法。从本质来讲,并不是压力直接导致焦虑,而是外部的应激通过求助者自身的认知、态度和信念作为媒介才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而这些或消极的情绪又影响了学习的状态,考场发挥的好坏作为一种反馈又反过来影响认知和情绪,从而形成恶性的循环。这样看来,战胜学习焦虑不仅要靠父母给减压及自我减压,更重要的是调整和修正对于学习考试的认知和态度。因此,对该求助者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通过影响求助者对考试的认识和评价,使学生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面对考试”这一情境产生控制感。
(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紧张的焦虑情绪会得到缓解,为确保平时能够正常学习,可以选择系统脱敏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对引起焦虑的情景逐级脱敏。
具体方法
1.理性情绪疗法
(1)讨论与考试焦虑相关的问题,使其认识到考试焦虑是正常现象;了解“我的想法决定我的情绪反应”;了解“同一事件,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2)记录引发自己焦虑紧张的情境、想法和情绪。当注意到你的情绪不能使你正常学习时,问自己现在头脑中想什么;如果你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并有这个思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并尽快记下:
时间 情境 思维 情绪 适合的反应 结论
(3)练习自我放松训练
学会自我暗示放松,进行呼吸放松训练,使用呼吸放松练习和自我暗示法,并记录暗示前后情绪变化。
(4)分享求助者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采用咨询师直接提问的方式,通过辩论,不仅要使求助者认识她的不合理信念,更要使她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当求助者对这些信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咨询师要及时教育和鼓励
(5)求助者体会情绪的变化继续记录焦虑情绪下的想法,分辨是否合理,如果是非理性,加以驳斥,说明缘由,再记录下驳斥后的焦虑感受。
(6)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理解和体会积极想法的重要作用,了解什么是积极自我对话,学会如何转变消极思维;
(7)进一步巩固非理性想法的分辨和驳斥,同时进行转变的实践操作;
2.系统脱敏法
(1)建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把引起焦虑的事件列一个顺序,从引起的***小的焦虑到***大的焦虑,***小的焦虑是0,***大的焦虑是50由轻到重排列如下:
编号 焦虑程度 事件
1 10 班内小测验
2 20 平时小考
3 30 中考前摸底考试
4 40 学校模拟中考考试
5 50 想象正在进行中考
(2)系统脱敏
从引起恐惧***小的项目开始,先采用“自然”的情景给求助者训练以增加信心,让其躺在舒适的沙发上,告诉求助者:想象在教室里,很静,老师出了几道题,进行小测验。当得到想象时,要求求助者进行放松,然后指导其停止想象,继续放松,报告其在想象那个情景时体验到的焦虑,如果有必要可以重复几次,直到求助者报告焦虑很轻的时候再进入下一级别的训练。如此逐级而上,***后指导求助者对中考的刺激脱敏。
技能训练:自信训练(整理和建立起自己几个强有力的自我声明),不断自我强化放松训练,提高求助者应付焦虑情绪反应的能力。让家长配合,可以多花点时间与她沟通,听她诉说自己的担忧,对于考试失败给与理解与支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四、心理学知识链接
理性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人们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它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一个人产生过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不在于遭遇的事件本身,而在于他对事件的解释和认识。认识和情绪息息相关,所以可以从认知入手缓解等负性情绪如焦虑。